资讯要闻

水心朱宅村拆前总平示意图及前言

前言 

  南宋,宰相朱胜非公之曾孙朱贵一公于青田海溪迁居聚族为我始迁祖。历经沧桑,繁衍生息,延续至今八百余年历史,朱氏族丁旺发至五千余口(含外迁族群)。地处俗称“三镇通衢”的永嘉场至岭上,乃至温州城区等地必经之路的陆路交通,纵横环抱的河道水深面宽,资源充沛的风水宝地——水心朱宅亦随之名声雀起。

  由于祖先们珍视知识,明朝有三退屋出“才子”之说。明、清时期,众多有志青年掀起文化崛起之热潮,纷纷考取贡生、庠生、国学生、太学生等“七生八解”之功名及敕封为官吏。敢为天下先的祖辈们充分利用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丰富之优势,晚清以来,吸引邻村贤能志士组建水心街,开辟了永嘉场上路商品经济繁荣市场之先河,成为邻近五十余自然村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族人的努力进取,涌现政界职员、商贾书匠等人才辈出之辉煌。

  全村以品质优良的砖瓦业为副业,为享誉温州地区的专业村。产品远销上海、南京、天津、大连等。还有初具规模的大丰米厂、汇丰米厂,碾米民粮和大量公粮为民造福,赢得广大民众和政府的信赖。

  清道光年间,以本族第十二世裔孙贡生功名的炳泮公为首,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圆满成功开创 有记载以来首次修编族谱。继而于1904年、1948年、1980年、2002年、2023年等续修族谱。

  素有“百家姓”之称水心街民众与朱氏族群和睦相处团结奋斗,独创性组建“朱宅合众社”与我族人共欢乐同活动,亲如一家。

  鉴于政府总体规划行为,于2017年间将整个朱宅村包括水心街整体拆除迁建,从此朱宅村消失在 历史长河中。为了纪念物华天宝,钟灵毓秀,鼎盛千秋之热土;祖辈功德,先贤智慧,流芳万世之 族人,特纂刻《水心朱宅原居住总平示意图》,以供后人勉励铭记。

第十七世裔孙 朱文寿撰 癸卯孟夏

未命名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