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榜

郑存书

80 后农村小伙的创业逆袭路

每年的 11 月 1 日是温州民营企业家节,这是全国首个通过人大依 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确定的“民营企业家节”。温州的民营企业数量 占全市企业总数高达 99.5%,在基数庞大的民营企业中,活跃着众多苍 南岱岭郑氏后代的身影。

龙港市康滋味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存书便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 作为一名郑氏族人,他吃苦耐劳、不畏艰难;作为一名 80 后,他大胆创新、 探索求变。郑存书花费二十余载青春岁月,从一名小学未毕业、初出茅 庐的农村小伙,华丽蜕变为一家年产值超 2000 万元公司的总经理,他 的创业经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辍学——十余岁留守小吃店做“打杂小弟”

郑存书是一名 80 后,是这次《岱岭郑氏风采录》受访者中较为年轻的几人之一。1981 年 1 月 29 日,郑存书诞生在一个名为周山村的偏远 小村里。这个小山村偏居福鼎东北部,坐落在闽浙交界的天湖山下,原 隶属于福建省福鼎市前岐镇,后于 2001 年划归新成立的佳阳畲族乡管辖。

郑存书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一出生便成为全家人疼爱的对象。 “别看我是 80 后,又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是我小学还没读完就出来 工作了。”采访中,郑存书坦诚地介绍了自己的学历,让笔者略感诧异。 随后,他作出了详细解释,语气中略带遗憾之情:“我们那边是农村, 祖辈都是农民,没什么文化。我小时候家里很穷,所以虚岁 13 岁就辍 学留在家里帮忙了。那时候,爸爸妈妈在前岐镇开了一个小吃店,卖肉 燕、牛肉羹这些东西,我们三兄弟姐妹都在店里一起打杂帮忙。”

名字中的“存书”二字,原本蕴含着父母对郑存书将来饱读诗书的 寄托与期许,但最终却被现实打败,不得不让小儿子早早辍学、投身社 会。在家里打杂的那段日子,郑存书每天四五点起床,一直坚持干活到 晚上六七点才能休息,劳累的日子让他咬紧牙关、暗下决心:“既然已 经不能读书了,那我就好好工作,以后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来,这是唯 一的出路了!”

学艺——只身在苍南拜师当起“勤奋学徒”

郑存书一家生活的周山村,西北与“世界矾都”苍南矾山接壤,东 北与苍南马站为邻,当地村民与苍南居民往来、交流频繁。得益于这样 的地理优势,在家里工作一两年后,郑存书慢慢有了前往苍南拜师学艺的念头。

在郑氏族人的介绍下,郑存书只身一人来到苍南灵溪老街,以一名 学徒的身份开始“进修”——学习矾山肉燕、丸子、饺子等手工食品的 制作方法与技巧。学艺的日子并不轻松,一天长达 18 个小时里,他都 需要不停地剁肉、捶肉、包饺子等等,到晚上睡觉时已经腰酸背痛、疲 惫不堪。“那时候年轻,睡一觉第二天马上恢复精力了。当学徒包吃包 住,一个月还有 500 块工资,我一般吃点水果、买点衣服,一个月能攒 下 400 来块。手工食品的工作做起来比较顺手,我还是挺喜欢这个行业 的。”如今回忆起艰苦的学徒岁月,郑存书的语气平淡且从容,透露出 苦中作乐的知足感。

拜师两年多后,郑存书的手艺有了较大的进步,他同时还学到了不 少开拓市场、拓展销路的技巧。学有所成的他,告别师傅回到老家前岐 镇,开始与哥哥郑存枝一起出去跑业务。兄弟两人除了将家里小作坊生 产的手工食品拿到当地菜市场批发销售外,还到苍南、文成等地拉客户、 做代售,生意越做越大。由于当年交通不便、条件有限,两兄弟前往外 地并非易事:他们去文成的话,需要从前岐坐车到灵溪,再转到瑞安飞 云,最后再坐车到达文成,单程就要花掉半天时间;带着小包样品辗转 坐车已经舟车劳顿,如果要送几百斤的货更是难上加难……

创业——两口子独闯天下开出“夫妻店铺”

2005 年,郑存书开启人生新征程,迈入人生新阶段——他与老乡彭銮英相识相恋,并顺利结婚,组成了一个美满幸福的小家庭。成家后 的他,更加坚定了“立业”的想法:“一直待在老家的话,感觉没有个 人事业,所以我想趁着没孩子之前出去闯闯,拼出一个好未来。”

说干就干的郑存书,在结婚当年便带着妻子来到苍南县宜山镇,开 了一家“夫妻店铺”,继续做起生产售卖肉燕、饺子等手工食品的老本行。 他清楚地记得,这家店就开在宜山新塘街 32 号,租下店面后,两人购 买了设备、原材料,甚至连店名都没有取就开始做起生意来了。店铺虽小, 但郑存书总算迈出了个人创业的第一步。踏实肯干的夫妻二人,因为手 艺出众、待客热情,很快就收获了一大批忠实顾客。小店的生意越做越 大,小两口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郑存书由此攒下了人生“第一桶金”。

2009 年 6 月,郑存书迎来了一个更大的发展机遇。“两夫妻开店, 一年能攒下来几万块,但是有了孩子后,各方面的开支都大了,所以我 就想着要去找其它赚钱的门路。正好那时候,一个朋友有个厂想找人合 作,我感觉挺合适的,就一口答应下来。”郑存书透露,他当年投资了 20 多万元,入股金乡镇汤鉴洋村汤记码头食品有限公司,同时出任副 厂长一职。原本想要大展拳脚的他,却发现公司的发展并没有预期得这 么好,所以他在一年多后便果断撤资、及时止损。

转型——攻入机关供应链打造“全国销冠”

这次不太顺利的入股经历,并没有浇灭郑存书创业的热情,他发扬 郑氏族人勇敢进取、大胆创新的精神,于 2010 年 4 月在龙港镇第一菜场街 33 号成立了龙港鼎味冷冻食品商行,主要经营冷冻食材厂家的商 品代理。在作坊生产与市场销售方面都拥有较为丰富经验的郑存书,充 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将鼎味商行做得有声有色。店内最受欢迎的产品牛 肉羹,美味可口,价格实惠,一天能卖出四五十斤,受到当地顾客的一 致好评。

“商行越做越大,产品也得到了越来越多顾客的认可。有一次机缘 巧合,有个朋友介绍我去对接龙港一所中学的食堂业务,我去谈了谈, 发现大家一拍即合,从此我们商行就多了一个稳定的大客户。”郑存书 欣喜地表示,他以此为契机,成功进入龙港机关单位、中小学校的食物 供应链,为食堂提供或新鲜或冷冻的手工食品。发展至今,他的客户已 涵盖龙港当地十余家机关单位与中小学校。

为了进一步规范化经营,郑存书后又投资 500 万元创办了龙港市康 滋味食品有限公司,对食品生产、配货、运输等各方面作出了更高的要 求。在业务规模逐渐扩大的同时,郑存书始终坚守食品安全底线,一以 贯之确保产品质量。“做食品,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尤其是进入机关 单位的供应链后,我们在这方面更是下足了功夫。”郑存书坚定地说。

在他的带领下,龙港市康滋味食品有限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 2018-2020 年连续三年荣获苏州真滋味美食食品有限公司全国销售冠军 的称号,还曾在 2018 年荣获福建省晋江市双骏食品有限公司销售三等 奖。据不完全统计,该公司如今的年产值已达 2000 多万元。

反哺——帮宗亲核实信息贡献“圆谱力量” 

从一间小作坊逐渐发展为一家知名食品公司,从一名创业者迅速成 长为一位优秀企业家,今年刚刚年满四十周岁的郑存书,俨然是不少人 眼中农村小伙成功逆袭的典范。当笔者邀请他分享创业成功的秘笈时, 他坦言:“创业就要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做好主业,把主业做专做精、 做强做优。隔行如隔山,跨行创业是不容易成功的。”

回顾自己的创业历程,郑存书还认为,父亲郑德恩对自己的教诲起 着重要作用。“我爸爸是军人出身,所以对我们的管教非常严厉。小时 候家里虽然穷,但是爸爸一直教育我们做人要正直,违法乱纪的事千万 不能干。我把这些教诲牢牢记在心里,创业的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 育有一儿一女的郑存书,希望将祖辈的教诲不断传承下去。他期待着孩 子们能努力学习、认真上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事业有成的郑存书不忘反哺家乡,积极为修缮族谱 贡献力量。编纂族谱是对郑氏宗族全面、详细的记录,起着敦宗睦族、 凝聚血亲的作用。但郑氏族人绵延至今,人口众多、分布较广,圆谱并 非一件易事。福鼎周山村散落着岱岭郑氏的分支,约有近百名郑氏后代 居住、生活在此。郑存书发挥自己识人多、关系广的优点,联系当地宗亲、 联络郑氏族人,助力开展族谱编纂工作。笔者了解到,从 2021 年正月 开始,郑存书与另一名宗亲伯父一起,负责核实周山村郑氏后代的基本 资料,完善信息、登记造册、修缮族谱。近一年以来,郑存书任劳任怨、 不惧寒暑,为圆谱默默奉献着……

“圆谱可以说是宗族中的头等大事,我们宗亲肯定是要大力支持的。 后代团结互助,郑氏才能发扬光大,我只是尽自己的能力做一点小事, 希望族人们能够以此次圆谱为机会,今后可以更加相亲相爱,在各行各 业绽放光彩!”郑存书阐述了内心的期许。(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