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榜

郑中和

修书修志修族谱 三十年传承家国情怀

人物介绍:

郑中和,1960 年 3 月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曾先后担任苍南 县文化局副局长,县人大常委,副处职级

在苍南的郑氏宗亲中,郑中和算得上是响当当的“文化人”之一。 不说别的,就从他发来的“能人贤士登记表”上密密麻麻的履历就可以 看出。

从苍南县团县委委员兼县机关团委书记,灵溪镇委宣传统战委员, 苍南县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部务会议成员兼县文明办主任,县文化局 副局长,县农办副主任,到县人大常委……郑中和自走上工作岗位开始, 近三十年来一直没离开过宣传文化战线:编书、修志、创办刊物宣传苍 南历史文化,修缮保护历史文物遗迹……数十年如一日肩负使命、担当 责任,为推动苍南本地传统文化,提升百姓精神内涵不懈努力。 

如今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他主动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参与地方 志编纂、负责重修族谱,继续传承家国情怀…… 

编书写书 宣传苍南历史文化

郑中和出生在平阳县赤溪镇信智村(今属苍南)一个普通基层干部 家庭,家中老父亲毕生热爱看书、写书、编书。或许是从小耳濡目染, 少年时代的郑中和也喜欢舞文弄墨,走上工作岗位后发挥专长编书写书, 彻底继承了父亲衣钵。

1990 年至 1992 年 6 月,郑中和担任灵溪镇委宣传、统战委员。在 灵溪镇委的领导下,他创办《新灵溪》刊物,并出任主编,每周出版二期。 时任苍南县委书记,后任温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薛振安为《新灵溪》 书写题头。 

《新灵溪》在郑中和倾心倾力引领下,坚持弘扬主旋律,发挥喉舌 作用,为灵溪镇“两个文明”建设鼓与呼。灵溪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和镇 委党校规范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1991 年,灵溪镇“创三优”工作(创 优美环境、创优良秩序、创优质服务)表现突出,荣获温州全市第一名, 镇委党校规范化建设也走在温州全市前列。

1996 年,郑中和担任苍南县委宣传部宣传科长,受县委主要领导 委托,主持、策划并参与编写县爱国主义乡土教材,从当年 8 月下旬开 始至 10 月底,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编纂完成 5 万多字的《苍南的昨天、 今天和明天一一苍南县情教育简明读本》一书。时任苍南县委书记的王成云审阅之后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欣然为新书撰写了序言。

该书的发行,是当年苍南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 也为庆祝苍南建县 15 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修建白湾堡 尽心尽责保护历史文物

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在郑中和心里,领导干部 为官一任不可能人人成为千古留芳的历史人物,但只要勇于担当,实实 在在为国家做点事,为百姓办好事,群众记得你也就心满意足了。郑中 和在担任苍南县文化局副局长期间,曾主持修缮历史文物白湾堡,至今 受到当地百姓交口称赞。

白湾堡位于苍南县赤溪镇白湾村,地形背山面海,明初为抗倭而建。 2006 年 5 月,白湾堡与壮士所城、巡检司遗址一同归入第四批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壮所城。

作为具有 600 多年悠久历史的抗倭城堡,白湾堡现保存了完整的城 墙和堡门,一条鹅卵石铺成的老路,长 130 米,宽 3 米许,贯穿城堡南 北两门,房屋沿路而建,为完整的清代建筑群落,堡内住有居民百户有余。

1998 年 12 月,郑中和调任苍南县文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其在 分管全县文物工作期间,经常深入基层调研。一次,他到赤溪镇白湾堡 村意外发现了当地历史文物单位白湾堡一处城门顶部拱石开裂,当地百 姓用木桩予以支撑。郑中和当下意识到顶部拱石一旦坍塌,后果将不堪 设想。

为了保护百姓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避免国家文物毁损,郑中和按 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一 边立即将情况报告上级主管部门,一边果断决定启动白湾堡城门抢救性 修缮工作。“不久,温州市文化局分管文物工作的领导来苍南县指导工 作,在白湾堡察看现场后,赞同了我立即修缮的建议。”郑中和说,“有 了上级领导的支持,修缮工作必能顺利开展,我内心一下子松了一口气。”

在经过一个月紧急修缮加固后,白湾堡城门彻底消除坍塌隐患,至 今安然无恙。因及时保护了国家文物,避免了意外之事发生,郑中和获 得上级主管领导的赞赏,也受到当地百姓的好评。“记得后来有同事到 温州开会回来向我传话,说上级部门领导在会上特别表扬了苍南文物保 护工作做得到位。”

在任职苍南县文化局副局长期间,郑中和还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抢 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壮所城。蒲壮所城也是一座明代抗倭名城, 因受资金制约年久失修,部分地段墙体开裂坍塌。就此,郑中和及后来 的分管局长分别牵头组织蒲城文保所,先后四次向国家文物局申请专项 维修经费共 400 万元,使蒲壮所城城墙及配套设施得以全面维修加固, 如此既保护了“国宝”,又确保百姓出入平安。

编纂地方志 为乡镇发展提供借鉴

一志在手,通晓古今。编纂地方志是我国独特的优秀文化传统,苍 南建县后三十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县各乡镇修志热情空前高涨。2014 年 9 月,赤溪镇委镇政府决定启动修编《赤溪志》, 希望以此达到存史、资政、教化的作用,为赤溪镇的经济社会各方面发 展提供借鉴。郑中和父亲揽下这一重任,2020 年 4 月郑中和与其父成 功合著首部赤溪地方志《赤溪志》,前后历时 5 年多。

郑中和的父亲今年已 89 岁高龄,老人家退休后常与文字打交道, 在老家小有名气,曾受托编辑过多部地方志。

郑中和说:“2014 年父亲接手《赤溪志》后,因年岁已高,又缺 少相对专业的编稿人员,编辑工作一度进展艰难。2017 年 3 月,我从 工作岗位退居二线,我父获此消息后便邀我参与《赤溪志》编稿工作, 我也心疼老父亲,想减轻他的压力,就欣然答应了下来。从此,我充分 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夜以继日忙碌着……”征集资料、确定纲目、 编写志稿、修改完善……郑中和事必躬亲,一丝不苟。

“在编写文稿过程中,我们遇到的难题不计其数。”郑中和说。如 赤溪镇前身赤溪乡在什么时间开始设置?这是《赤溪志》开篇无法回避 的,必须作出正面回答的一个首要问题,已有资料对这一问题记载含糊。 第二部《苍南县志》赤溪专节记载:“民国年间置赤溪乡,属蒲门区。” 郑中和说:“民国国号在大陆使用前后时间跨度达 38 年之久,如果采 用县志这一写法,用‘民国年间’指代赤溪设乡时间入编《赤溪志》, 这不仅犯了修志的一大忌讳,而且也大大降低了《赤溪志》的史料价值 及全志的质量。”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郑中和从第一部《苍南县志》建置卷有关文字 记载的蛛丝马迹中寻找答案。在阅读该志之《民国初年在今苍南境内的乡镇、村庄》一览表时,发现当时在今赤溪境内设有五十二都、五十三 都 2 个都。该志接着记载:“民国 17 年,都改街村。民国 18 年,街村 改村里,并筹备划区组织区公所。民国 19 年,着手将村里改编为乡镇。” 第二部《苍南县志》之龙沙专节记载:“民国 19 年建乡,始称玉沙乡, 翌年改为龙沙乡,属蒲门区。”郑中和说:“有县志上述记载的资料作 依据,有龙沙设乡时间作参照,他由此果断地推定:民国 19 年(1930), 赤溪设乡,属蒲门区,并以此入编《赤溪志》。”他说:“这一推定十 不离九,是可靠可信的。浙江省地方志专家对于这种深入考证、言之有 据、令人信服的解决难题的做法大加赞赏。”他还说:“在编稿过程中, 我们遇到的各类不同难题及我们所采取的攻克难题的各种办法的例子不 胜枚举……” 

在编修《赤溪志》的三年多时间里,郑中和与编辑人员几经商讨, 三改纲目,数易文稿,努力做到横排门类不漏项(目),纵述历史不断 线。2020 年 8 月,100 万字的《赤溪志》终于正式出版,获得了苍南县 主管部门领导的肯定和专业人士的好评。

重修族谱 乐于奉献文化服务家族 

宗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本,家族传承文化是族人凝心聚力的象征。 俗话说:乱世藏黄金,盛世修族谱。今年 3 月,岱岭等郑氏十三个支派 宗亲代表商定启动重修族谱,这也是郑氏族史之大事。作为郑氏家族“文 化人”,生胎公支派重修族谱的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到郑中和身上。据我们了解,自明末生胎公从福建永春上场迁徙浙江平阳蒲门(今苍南县境 内)至今近四百年历史,其间生胎公支派部分族谱散失,许多内容记载 不详,给重修族谱留下诸多难题……

在接过族人的重托后,郑中和一门心思扑在修编族谱工作上,从谱 丁信息资料的采集、登记、复核、收集旧谱、解决旧谱遗留历史问题、 编写谱牒资料……甚至到后期校对文稿、封面设计、谱首资料的选取、 内容顺序编排,他均亲力亲为,严格把关,负责到底。

在这之前,郑中和对族谱不甚了解,在此次修谱过程中经深入研究, 他意外发现以往族谱的谱牒资料和谱序记载存在较多错误和问题。如上 次(2011 年)修订的族谱,没有制定撰写《凡例》;又如,生胎公以 上的追根溯源问题等等。面对这些难题,郑中和始终抱着上对先祖尽孝, 下对子孙负责的信念,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次族谱修编好。

就此,郑中和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原先族谱存在的问题进行修 正、补充与完善。他告诉我们,“根据始祖祖籍地永春上场郑氏族谱序 言和上场始祖珻公碑记等史料记载,新族谱重新修改认定生胎公支派为 福建莆田唐中郎将庄公后裔永春上场珻公后代……这也是本次修谱的一 大收获。”  

另外,郑中和还为新族谱撰写了序言。新族谱序言内容几经考证, 史料翔实,内容丰富。同时,由他撰写的《凡例》也一并收录于谱。《凡 例》入谱使族谱框架更为完整,如此既体现了编修族谱应遵循的规则, 又起到帮助族人快捷读谱、查谱、用谱的作用…… 

经过半年多的攻坚,如今修谱工作临近尾声。郑中和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郑中和说:“这是我这一生除了参与编写《赤溪志》外一次最 艰难的探索,虽然辛苦点,但是能为咱们郑氏族人做好事,也是一件很 自豪、很欣慰的事情!” (赵小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