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岭“硬核”寒门夫妻 培育三子一女成才
人物介绍:
郑祖佑,苍南岱岭畲族乡村民,出生于 1938 年,小学学历,培育 出全乡首名大学生。
有人说,现在是个“拼爹拼妈时代”,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 个好父亲,更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可是谁能想到,早在三十多年前苍南 县岱岭畲族乡的村民们已经对这句话深有体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苍南山区贫困乡——岱岭有很多村民因为家里 经济拮据,经常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更别说送孩子上学、培养孩子成 才了。但是只有小学学历的郑祖佑、叶宝金夫妇,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 运,硬是靠着一把锄头,扛起了家庭重担,不仅培育出全乡第一个大学 生,而且家中四个孩子也都在他们的支持与鼓励下,先后考上大学成为 国家工作人员。
郑祖佑、叶宝金夫妇努力执着的精神、高瞻远瞩的目光,被岱岭全 乡百姓传为佳话。至今他们的光辉往事依然受到所有村民的敬仰与赞叹, 他家四个孩子也被全乡莘莘学子视为学习的榜样。
三百年历史老院 走出全乡第一“文化家庭”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午后,我们驱车来到岱岭。车子在山路上飞 奔,将城市的喧嚣远远地抛在身后。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沿路无边的田 野里稻子已经成熟,目之所及令人心醉的金色波浪在阳光的照射下越发 的光彩夺目。山乡岱岭呈现出一片宁静祥和的气息,我们仿佛进入了世 外桃源。
终于,车子在路边一座老旧的院子前停了下来。或许是长久没人打 理,那院墙已有一些破败倒塌。只有入口处的老式门台完好屹立着,似 乎无声地告诉我们,这里也曾有过辉煌。同行的岱岭畲族乡郑氏族长郑 德午说,这院子是郑祖佑祖上修建,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里面建筑至 今几经修缮,唯有门台一直如初。郑祖佑从小在这院子里长大、结婚, 他和妻子叶宝金生养了四个孩子,并培养他们成人成才,成为全乡村民 的骄傲。
进入门台,墙角的蜘蛛网不经意间映入眼帘,院内一片荒芜,让人 觉得这里已空置了许久。84 岁的郑祖佑闻声从右手边一座两层的楼房 里走出。当年,孩子们依次考上大学,像起窝的鸟儿远走高开,去实现 人生理想,这里就只留下郑祖佑和老伴叶宝金。再后来,勤劳节俭、积劳成疾的老伴叶宝金生病先他而去,让四个儿女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 痛彻心扉的遗憾。
三年前,郑祖佑也离开生活了近一辈子的岱岭。孝顺的孩子们为了 便于照顾年迈的父亲,将他接到马站镇居住。当天,郑祖佑是听说我们 过去采访,一早从马站来到老家等候。他虽然年过八旬,身板硬朗、声 音洪亮,说起往事记忆犹新。
幼年没能继续求学 督促孩子弥补遗憾
在郑祖佑记忆中,祖父辈家里有着几十亩田地,郑祖佑从小勤奋好 学,希望以此出人头地。解放初期,因为家里祖上成分不好,小学毕业 后的他失去了继续求学机会,早早地步入社会,没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也成了他心底永远的遗憾。
21 岁那年,郑祖佑与屿头村一姑娘叶宝金结婚。三年后,他们的 第一个儿子呱呱落地。之后的十多年里,两人先后生养了三子一女四个 孩子。那时农村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生产队干活实行工分制,由于 郑祖佑工分低,干一天的活还拿不到一块钱。因工分不足,每月口粮分 配大打折扣,以致家里人多粮少。到了青黄不接的季节,全家人只能靠 着从上山挖来的野菜充饥。
郑祖佑、叶宝金夫妇深知读书是改变贫穷家庭命运的最佳途径和最 低门槛。在生活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他们依然费尽全力通过家教引导孩 子们好好读书。早年山区农村没有幼儿园,别人家的小孩漫山遍野玩耍嬉戏。他夫妻俩每天抽空教四个孩子读《幼学琼林》《五言杂志》《声 律启蒙》《药性赋》《唐诗三百首》等古书,给他们讲古代名人励志故 事,鼓励他们勤奋好学。比如,解缙七岁吟诗作对、甘罗十三为相、凿 壁偷光读书等,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
在他们夫妻俩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很小就开始背诵范仲淹的《岳 阳楼记》、曹植的《铜雀台赋》、吕蒙正的《破窑赋》、王勃的《滕王 阁序》、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还有很多唐诗宋词……因为囊中羞 涩,郑祖佑夫妇还曾找邻居商量一起合买一套《数理化自习丛书》,供 孩子们学习。郑德午告诉我们,他老家与郑祖佑家仅隔了一座院子,对 他们培养孩子的精神,那是看在眼里,敬佩在心里。
那时村里很多孩子到了七八岁还上山放牛放羊,但他们家四个孩子 到了适龄,都毫无例外的被送入学校。每当孩子们放学回家,郑祖佑夫 妇就陪在边上,看他们自学或做作业。晚上吃了饭,两人督促孩子们继 续学习到 8 点再上床睡觉,次日早上 5 点多就喊他们起床。这时,老伴 已经做好早饭,等孩子们吃了再送他们去学校。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 年。在他们的教育与鼓励下,四个孩子学习非常努力刻苦。到了节假日, 村里同龄孩子纷纷出去玩耍,他们家的孩们子依然再家里继续学习,即 便新年正月初一也没停下学习的脚步。
随着年岁的增长,孩子们也早已经明白,在农村干农活一辈子与贫 穷为伍,只有读书才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只是孩子毕竟是孩子,偶 尔还是会有偷懒。郑祖佑说,“每当这时,我会义正词严地教育他们: ‘不想读书就上山干活去’。孩子们一听,立马就不敢造次了。”
省吃俭用开源节流 让每一个孩子读书
有人说,生活给你的磨难,都是对你的考验。那些年,郑祖佑、叶 宝金夫妇俩把不幸与苦难都放到心底,变成激励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 那些年,他夫妇俩除了解决一大家子的吃饭问题,还要凑足孩子们每年 的学费,只能想方设法的开源节流。
勤劳的他们靠一把锄头,在门前屋后见缝插针栽满竹子还有蔬果, 春天挖竹笋,秋天摘蔬果,拿到市场上卖了贴补家用。每年家里还养猪, 等到年底卖了钱,支付孩子们春季开学的学费。秋季开学家里钱不够, 他们就变卖口粮凑足学费。遇上个别收成不好的年份,老伴叶宝金就硬 着头皮上娘家借来 100 斤稻谷,卖了 20 来块钱,帮孩子们交学费,等 到日后有钱了再还上。老伴叶宝金曾与她娘家人一起远赴湖北深山煤矿 工地,给矿工烧饭、送饭,增加收入贴补家用。包产到户后,夫妇俩凌 晨 2 点多出门,用那瘦弱肩膀把一担担农产品,经挑矾古道挑到矾山出 售,老伴叶宝金就是劳累过度落下病根。当年,岱岭一带还是蘑菇之乡。 郑祖佑、叶宝金也不例外,在家种蘑菇创收,实在忙不过来,就让孩子 们帮忙。于是,郑家的孩子背着喷雾器一手浇水,一手拿书学习,成了 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郑祖佑和老伴为了让孩子们继续求学,不惜倾其所有,对自己却吝 啬得近乎苛刻:15 年里没买布做过一件新衣裳,等到十月初三会市那天, 才上街购买别人不要的旧衣裳;一双布鞋舍不得穿,走亲访友光着脚从家出发,快到亲友家时才从包里拿出穿上;与村民一起在生产队耕田犁 地,到了下午家家户户都会送点心到田头,别人家送包子、面条,最差 的也是稀粥。他们没钱买点心,就让儿女送一碗茶水……当年,发生在 他们身上的很多事,现在听来就像是一个个心酸的笑话。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9 年,他们的大儿子郑德平高中毕业,经招 考进了苍南县人民医院,成为全家第一个吃“公粮”的人,后在职考入 上海一所大学脱产学习并顺利毕业。更让他们扬眉吐气的是,1980 年 二儿子郑德干考上温州师范学院,成为从岱岭乡走出来的首名大学生。 捷报传来,全乡沸腾。
那年正月过后,儿子要赶去学校报到。山路遥远,郑祖佑早上四点 多起来扛着行李送他去马站镇坐车前往温州。冬天的凌晨,冷风刺骨。 郑祖佑没有厚棉毛内衣御寒,无奈之下就拿了老伴的穿上。将孩子送到 马站后,他生怕被人看到难为情,赶在天亮之前匆忙回了家。
1987 年 ,两人唯一的女儿郑辉煌苍南中学毕业后也考上了温州教 育学院,后来三儿子郑德仕考中西北轻工业学院。至此,四个孩子全部 培养成才,郑祖佑、叶宝金夫妇才彻底松了口气。三十年前,《温州晚报》 特派记者专访叶宝金,发表《一个山村农妇培养出四个大学生》的文章, 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对郑祖佑来说,如今他的人生是相当圆满,四个孩子事业有成,家 庭幸福美满:大儿子郑德平是苍南县人民医院医务工作人员,其儿子、 儿媳在县人民政府工作;二儿子郑德干是苍南县中学高级教师,其儿子、 儿媳均在上海工作定居; 三儿子郑德仕在温州市龙湾区政府部门工作,三儿媳也是高级教师,他们的女儿在温州医科大学就读;女儿郑辉煌和 女婿均从事教育工作(女婿为高级教师),唯一的外甥孙金融专业毕业, 现在杭州工作。岁月悠然,怀念无限,郑祖佑已是四代同堂的“阿太”, 想必叶宝金老人当含笑九泉。
老年乐做善事 感恩回馈社会
费尽全力将四个孩子送出岱岭后,郑祖佑的人生也步入晚年。独居 在岱岭老家的这些年,他心怀感恩,积极回馈社会、回馈人生。儿女们 给的零花钱,郑祖佑舍不得用,捐资行善,乐做公益事业。郑祖佑发起 修缮郑氏古宅,个人带头出资,在他的感召下郑氏家族的人纷纷出钱出 力,古宅最终修缮一新;2013 年,东宫村开展溪堤整治美化工程,政 府提供的资金不够,郑祖佑主动出资,认捐五档栏杆;2020 年,郑祖 佑家的祖屋公用大厅由于年久失修、大梁腐烂,时刻面临坍塌的危险, 他呼吁族人及在外“子女”集资重建;同年,岱岭兴建绿能大桥,这是 顶台后、下台后、七亩、后垟、新厝五个自然村通往乡政府的必经之路, 也是民生之路、振兴之路,郑祖佑再次带头捐资,对建设美丽乡村遇到 的土地政策处理问题,他二话没说,第一个签字,并做通他人工作。
郑祖佑二十多年如一日,不仅出钱还出力,默默无闻的为村民做好 事:免费管理贡家岭宫、岱岭郑氏宗祠,承担了两地卫生打扫工作,每 月的初一、十五一大早就去开门,为香客和族人提供便利。
后记: 采访结束,已是日薄西山,好客的郑祖佑送我们到门口。临上车前, 转身回望,老人站在老门台前,与我们挥手作别,金色的余晖照在他身 上,此情此景像极了一幅油画,蓦然间心中升腾起一种莫名的温暖…… 随着岁月变迁,古老的院子默默承受着年轮的风霜雪雨,终将不断 衰败,但是小院所承载的往昔老人和孩子们的那些励志故事,就如同这 屹立不倒的老门台,永远长存于岱岭所有村民的心中。(赵小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