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村民办实事 一颗红心暖民心
人物介绍:郑祖昆,龙湾区天河街道蒲门村老支书,1935年出生,中共党员
今年 86 岁的郑祖昆是龙湾区天河街道蒲门村老支书。
在旧社会,他年仅 14 岁就担任村里民兵儿童团团长,领导小伙伴打地主、斗土匪。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蒲门村村长、村支部书记,带领党支部风里来雨里去,为解决村民温饱问题、改变村里贫穷落后面貌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因为工作,郑祖昆还获得了“乞米”的绰号,至今蒲门村里的老一辈村民仍亲切地喊他“乞米书记”。
要粮食被称“乞米”书记
蒲门村是有名的穷地方,在旧社会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解放后,人民翻身做主,政治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吃饭难的问题却不能一朝一夕改变。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年纪轻轻的郑祖昆出任蒲门村委会主任。当时,蒲门村全村 600 来人,村里共有田地 500 余亩,人多田少产量低。每到秋收季节,尽管政府免除了村里粮食收购计划,但仍然有部分村民吃不饱饭,尤其是一些缺少劳动力、工分挣得少的家庭缺吃少喝的情况更是严重。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长期以来,解决困难村民家庭吃饭问题是蒲门村的头等大事。1961年,在郑祖昆接任蒲门村支部书记后,这也成了他的心头大事。上任伊始,郑祖昆就厚着脸皮去天河镇政府帮困难村民讨要粮食补贴,第一年讨来 3 万斤大米。从 1961 年到 1983 年担任村支书的二十多年里,郑祖昆年年上镇里、区里讨要粮食补贴。久而久之,镇里的工作人员给他取了个“乞米”绰号。后来郑祖昆每次过去,他们就笑着打趣:“‘乞米’来了!”
采访中,郑祖昆 82 岁的老伴杜阿柳告诉我们,多少年过后这“乞米”的外号意外传到孙辈耳中时,还曾闹出大笑话。一次,尚在上学的大孙女从同学口中意外听到爷爷的绰号后大惊失色,觉得丢尽脸面,回家后撅着嘴巴委屈地问奶奶:“当年我们阿太家是不是穷得吃不上饭啊?都要爷爷上街‘乞米’?”弄得杜阿柳哭笑不得。
你不知道,直到现在村里很多人还是喊他‘乞米’,刚今天早上 就有人串门问‘乞米’在家吗?”杜阿柳说。
带领村民先修路后致富
自担任村干部后,蒲门村的落后面貌时刻牵挂着郑祖昆的心。他和村干部一班人深感责任重大,大家立下决心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走上共 同富裕道路。
蒲门村地处偏僻,自古出行不便。村子边上有一座小山——蛇山,村民去往瑞安梅头等地只能通过蛇山山边的羊肠小道绕行,去一趟得花 上一个来小时。“那是条很窄很窄的泥泞小路,小到迎面有人相遇,都要侧身而过。”郑祖昆说。
要致富先修路。当年,刚担任村干部的郑祖昆也早已经考虑到蒲门村想要有发展,想要有出路,必须先要解决出行问题。在郑祖昆为首的 村干部积极动员与带领下,1959 年蒲门村终于迎来开天辟地的大喜事:全村村民共同出钱出力将出村道路进行了大改建,修建了一条 3 米宽的石子马路,全程 3 公里直通梅头,路程比原先缩短了半个小时,而且养护相当方便,一年只需三次铺设石子。羊肠小道变成“康庄大道”,全村老少敲锣打鼓齐欢庆。
担任村支书十多年里,由于缺少经济支持,蒲门村发展一直相对落后,郑祖昆也渐渐明白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道理。为解决村集体及村民经济收入单一的瓶颈,1971年经郑祖昆牵头,蒲门村与周边的新村、中河、庄泉、天津四村合办罗山陶瓷厂,他出任厂长。蒲门村 102 名村民被安排就业,大家干活除了记工分拿工资,还可领取补贴。
陶瓷厂创办最初专门生产盘碗等家用陶器,考虑陶瓷陶坯晾晒问题,家家户户主动拿出木板支援陶瓷厂。后来,陶瓷厂转而制作熔断器等低压陶瓷电器配件。为了打开销路,郑祖昆陪着供销员全国各地跑,远至东北、华北、西南,出门一趟最少得三五天。在郑祖昆的带领下,罗山陶瓷厂成为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直至 1989年停办。
干工作不计名利一心为公
作为村支书郑祖昆在蒲门村里一直有口皆碑,他工作起早贪黑,任劳任怨。除了平日为村民服务,他还经常到位于寺前街的永强区政府开 会,大都是步行往复,过去一趟两个半小时,来回要 5 个小时,每次都是天没亮就出门,晚上披星戴月才回到家。
郑祖昆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郑德勉今年 62 岁,小儿子郑德景今年 59 岁。郑祖昆忙于村里的事务,家里插秧、犁地、收割等所有的农活,孩子的养育全部落在老伴杜阿柳身上。小儿媳妇张爱玉说,当年村里家家户户至少生养三个孩子,只有我婆婆生了两个儿子。因为平时她过于劳累,拖垮了身体,以致无法再生育。作为罗山陶瓷厂厂长,郑祖昆同样从来大公无私,不计名利,甚至经常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帮助别人。村里创办陶瓷厂,郑祖昆安排村民进厂工作,自己大儿子在家务农,小儿子送去学手艺。
采访中,杜阿柳告诉我们,老伴担任村干部多年,家里不仅没获得一分好处,遇上别的村民家庭困难,还把自己家里的粮票拿了送去。小 儿子郑德景甚至跟我们抱怨,“一次,我爸听到村里一小孩上学没书包,就把我的书包给了那小孩。”边上还有人回忆道,当年郑祖昆乐于助人 的名声远播,1975 年,苍南郑氏宗族里的人遇上困难也找上门来,郑祖昆同样是慷慨相助。
弹指一挥间,郑祖昆在蒲门村村支书位置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在任期间,他不图名不图利,一心为公,不计个人得失,村民们称赞他高 风亮节。因为工作深得民心,他年年获评先进。
老党员退休不“褪色”
1989 年,55 岁的郑祖昆光荣退休。作为老党员他退休不“褪色”,积极参与村里的公益事业,继续发挥余热。
1994 年夏末秋初,17 号台风登陆瑞安梅头,龙湾区潮位达到 200 年一遇。12 级超强台风卷起巨浪,不断裹挟着海水排山倒海般冲上海 边堤岸。在台风登陆前后的几个小时里,温州沿海所有区县的一线海塘 全线崩溃,地势低洼的蒲门村,海水漫灌一片泽国。
等到台风过后海水退去,经清点全村近 4000 村民不同情况遭受灾 害,26 人在台风中丧生。郑祖昆家里也遭受重大损失,但他舍小家为大家,四处奔波发动群众投入灾后自救,积极向企业筹集资金,给困难群众每户发放 2000 元安抚金,以解燃眉之急。
步入二十一世纪后,温州政府部门对蒲门村进行因地适宜的改造, 全村经规划迁到了地势稍高的永梅公路两侧。家家户户告别低矮的民房住进了高楼。全村整体形象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旧村改造促进经济腾飞,不少村民办起个体企业,蒲门村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与周边其他村不同的是,蒲门村虽然常住人口急剧增多,但是因为没有一个固定菜市场,商贩只能沿街兜售蔬菜,不论村民还是外来人口,生活相当不便。
2010 年,有村民提出在蒲门村兴建一座家门口菜市场。如此既可方便大家买菜购物,同时通过收取管理费的方式给村老人协会增加活动经费,可谓一举两得。该提议得到绝大多数村民赞成,但是由于选址问题悬而未决,菜场规划被有关部门搁置。
这时,大家再次想到了德高望重的老书记郑祖昆。七十多岁的郑祖昆郑重接下全村人民的重托。之后数个月里,他不顾年迈一趟又一趟地跑市工商局与有关部门领导沟通。或许是被郑祖昆的精神所感动,后来市工商局领导竟亲自来蒲门村指导工作,最终使得蒲门村菜市场终于成功落地。
蒲门村菜市场投用后,给全村百姓带来了切实利益:年轻人买菜方便了,60 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可领 350 元的补贴,逢年过节还可拿到百元节日费。村民们说起菜市场,都对郑祖昆充满了感激与敬佩。
后记:如今,郑祖昆是一个幸福的老人。86 岁的他身体硬朗 , 走路轻轻松松 , 说起往事思维敏捷如数家珍。他与小儿子一家住在永梅公路旁的的落地房里,儿孙满堂,享受着四代同堂的快乐晚年生活。
采访中,我们还得知郑祖昆的两个儿子也都事业有成。小儿子郑德景创办的美标电器企业,专门生产开关及音响音量调节器,拥有工人 60 多人,一大家子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 (赵小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