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榜

郑祖贵

一腔赤诚献故土 不懈耕耘惠乡亲 

“正必胜邪”,是郑祖贵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的人生信条之一。“能做几件于民有利于已有幸的事,我无怨无悔。”在数十年兢兢业业的工作期间,郑祖贵始终扎根在马站这片深爱着的土地上,曾先后获得县优秀共产党员、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等诸多荣誉,还于 1981 年苍南设县后被推选为第一届人大代表。一腔赤诚献故土,不懈耕耘惠乡亲,是对他为家乡奉献一生最好的注脚。

扎根家乡马站 只为实现童年朴素愿望 

郑祖贵, 1934 年 3 月 8 日出生于平阳县马站区岱岭乡(今属苍南县)。郑祖贵的孩提时代,是在解放前一穷二白的旧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因其父亲身体多病,没有劳动能力,家境比较困难,家庭生活的重担落到了其母亲和大哥的身上,只能依靠母亲摆摊煎油饼和大哥耕作挣点微弱收入维持生计。

读书期间,郑祖贵就已经展现出他在数学和语文上的天分,经常能考到九十多分。但因为家庭困难的缘故,郑祖贵初中未毕业便被迫辍学了。“没能读上高中,也是我人生很大的一件遗憾事”,郑祖贵说道。也因为年少时的经历,比起其他同龄人想要保家卫国,或要出人头地的远大理想,年少的郑祖贵心里却一直有一个朴素的想法,“读过书、会 识字,以后能为农村办点事,能帮助农民脱贫就行”。

1953 年,19 岁的郑祖贵通过考试进入平阳县供销社工作,负责大 米销售工作。1956 年冬天,县里成立了食品公司,他转而担任销售生猪一职。1958 年,到马站区岱岭乡任会计辅导员,当时岱岭乡 11 个村 的会计都由他来培训,同年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此后数十载,他历任马站区财政会计辅导组组长、马站区财政税务所所长、马站区民政助理员、马站区纪委干事、马站区机关党委书记、马站区魁里乡乡长、魁里乡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岱岭乡党委副书记等职,从这一串长长的履历便可以看出,郑祖贵真的实践了年少时的志愿,无论任何风霜雨雪,都牢牢扎根在马站这片热土上,怀着家国情怀,一心为老百姓办事,做人民的公仆,为马站的建设发展奉献了半生。

蒙受沉冤八年 一直坚信“正必胜邪”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 了大量祸国殃民的罪恶活动,制造了一批批冤假错案。1969 年冬天, ·12·郑祖贵被打倒,家庭被抄,他只能暂时把当时还年幼的大儿子寄托在沿 浦的姐姐家生活。郑祖贵清楚地记得,在那个寒冷的冬日,被揪去批斗。 他身上挂着写有“马站工农兵坏头头”的牌子,当着岱岭父老乡亲的面, 在光天化日之下足足跪了 45 分钟,随后又站了 3 个小时,是身体的疲 惫,更是心灵的摧残。1970 年,郑祖贵被送至平阳县委党校“集训班”, 生活品质也一落千丈,吃着剩饭,睡着几十个人一间的大通铺,每天还 要写检讨书。在平阳“改造”了两个月后,郑祖贵被遣返回岱岭,在家 呆了一年多后,因为账做得好,他被云遮、云山、坑门三个大队聘为会 计,负责农业税的征收。期间,全家 7 口人的生活仅依赖他半工半农劳 作所得艰难度日。

虽然遭受着误解和委屈,郑祖贵仍然不曾动摇内心的准则。“跟我 恪守的原则相比 , 误解不足为惧。从我第一天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 党开始,我便与党永不分离。我相信中国共产党可以缔造一个崭新、强 大的中国。暂时的苦楚算不了什么?微处生光,亦可闪耀。” 1976 年,粉碎“四人帮”后,郑祖贵沉冤终得昭雪,回归财税工作。 对于组织的安排,郑祖贵心怀感激,决心为家乡发展奉献自己的一腔热 血。他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

在担任马站区民政助理员期间,他为当地的孤寡老人办了很多实事。 因为部分老人的文化水平较低,难免对一些政策性问题感到不理解,他 都给予耐心说服与解释。郑祖贵对退伍军人就业情况十分关心,会优先 安排个人表现好、且家境困难的退伍军人去当地的香料厂、农机厂和印 刷厂工作,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1979 年,当时有一位家住沿浦乡,名叫潘孝迈的战士刚退伍,尚未分配。受马站区委的委托,郑祖贵和潘 孝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他的个人情况。当他得知潘是一名退伍的 武警,身体素质非常好,力气很大后,郑祖贵介绍他去了农机厂工作。 事实证明,郑祖贵看人的眼光还是十分精准,潘孝迈也非常努力和争气, 后来担任了这家农机厂的厂长。

跨省寻觅木材 马站剧院建成有他一份功劳 

曾经的马站,贫穷落后,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十分匮乏,连一座像 样的剧院都没有,电影也只有在城市生活的人们才有更多机会看到。那 时的农村,电影的播放往往都是露天进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 求与相关配套跟不上的矛盾亟待解决。

在郑祖贵担任马站区纪委干事期间,组织上安排他负责马站剧院的 建材采购工作。在当时,建材采购可不是一件易事,因为马站剧院的建 设需要用到的木材尺寸较大,而当时木材供应紧张,在本地找不到适合 的木材,如果不能及时找到,将会大大拖延剧院建设的工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郑祖贵经过多方联系,最后通过区公所的关系 打听到在福建宁德那边的老乡,得知宁德那边一些待拆迁的老房子有适 合剧院建设的木料。

事不宜迟,郑祖贵立即和同事动身前往福建宁德。“当时吃饭、睡 觉都在当地的农户家,结账还要交粮票呢,可以说是全程盯着房子拆下 来的。” 回忆起当时搜寻木料的经历,郑祖贵十分感慨。 

但拆房子只是第一步,当时的农村交通十分不便,只有乡间的土路。 郑祖贵统筹安排了当地的劳力抬着木料在小道上走了二十里路,才将木 材装上车运回了马站。 

历时一年多的建设,马站剧院终于落成,那些由郑祖贵从宁德带回 的木材在马站重获新生,也改变了马站此前没有剧院的历史。这在当时 的马站可谓是一件喜庆的大事,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是当地群众纷纷 前去“打卡”的胜地。从此,不仅政府部门召开大会方便了,群众看电 影、看戏也有了新去处,文娱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露天电影在马站也 逐渐成为了历史。“这些都是我工作份内的事,是我应该为马站的发展 做的”,谈起这些时,郑祖贵淡淡的说道。

守护一方青山 发展生态农业保增收

马站四季柚系温州传统的名优水果,源于苍南县马站镇,是苍南县 效益农业的一个主导产业。 苍南种植四季柚可以追溯到 260 年前的清 乾隆年间,因其一年四季开花、结果而得名,被誉称为“仙家名果”, 清代道光年间被列为皇家贡品。四季柚形美质优、芳香浓郁、皮薄无核、 营养丰富、耐贮藏,不仅是美食果品,而且是天然的中医良药保健食品, 2003 年被命名为“中国四季柚之乡”。

1983 年,郑祖贵调到魁里乡任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乡长, 为了促进本地农民增收,他在水果种植产业上积极尝试,先后创办了四 季柚基地 500 亩,荔枝基地 150 亩以及杨梅种植等,并通过宣传鼓励有 ·15·困难的种植户向政府贷款购买果树苗。当时,郑祖贵发现,许多农户因 为盲目追求产量,在四季柚种植中使用了大量的化肥。虽然四季柚的产 量一时间有所上升了,但却影响了果子的口感和品质,还造成了土壤和 水体的严重污染。“现在都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时就觉得发展 经济固然很重要,但不能以毁掉魁里乡优美的自然环境为代价”。于是, 为了提升马站四季柚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有着超前环保意识的郑祖贵 积极推广并号召种植户从长远出发,改用草木灰和油菜饼等有机肥料, 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保护好魁里乡的这一片绿水青山。 

经过一段时间的打造,魁里乡四季柚优良的品质加上马站四季柚 本就名声在外的影响力,每年立冬过后,各地的收购商就会蜂拥而至, 除了浙江本地外,还远销至江苏、上海等省市。光靠四季柚这一项,郑 祖贵就帮助当地群众将年收入提升了 20% 左右。 

退休发挥余热 力促宗亲分离百年后再聚首 

1985 年,郑祖贵调任岱岭乡党委副书记,至 1987 年光荣退休。退 休后,郑祖贵依然没有闲着,他继续积极发挥余热,在尽力去帮助他人 的同时,还热衷地方人文文化和旧文物抢修。

1989 年,岱岭乡有四个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在那个年代,农村家庭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本应是一件骄傲和开心的 大喜事,但因家里经济困难,这四个孩子面临着没钱上学的窘境。郑祖 贵了解到相关情况后非常重视,“再怎么困难也不能影响孩子读书”, 郑祖贵充分发挥自身的人脉资源,联系上了愿意提供帮助的苍南县佛教 协会。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群策群力下,现场筹集到善款一万五千元, 解决了孩子们的燃眉之急。“真的太感谢各位叔叔阿姨了,我们学成后 一定要为社会做贡献,也一定要帮助别人”,郑祖贵清楚地记得,其中 一个受到资助的学生郑伟十分诚恳地向爱心人士表达了感恩。郑祖贵听 到后也很欣慰,平常从不轻易表露情感的他,当时也忍不住眼泛泪光。“孩 子们后来也很争气,后续的学费都是通过自己勤工俭学等方式筹集的, 现在也都成家立业了,有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郑祖贵动情地说道。 

2002 年起,郑祖贵被推选为岱岭郑氏宗长。在任期间,郑祖贵做 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重建祠堂。当时岱岭郑氏祠堂年久失修,已成危房。郑 祖贵通过宗族内部理事会讨论的意见,决定将原祠堂拆除重建。宗亲乡 贤纷纷慷慨解囊,踊跃捐款,最终在原址上重建了祠堂 5 间,以慰先祖。 

第二件事,抢修古墓。岱岭郑氏在苍南共有 5 处三百多年的祖坟, 具有文物保护价值。历经沧桑变幻,这些祖坟大部分都比较破旧,族人 观之,倍感怆然。“修缮祖坟是我辈不可推卸的责任!”自 2004 年起, 在郑祖贵及族人的共同努力下,5 处郑氏古墓进行了修缮,完成了这件 上慰祖先下佑子孙的家族大事。 

第三件事,修订宗谱。续修宗谱是一个家族的重大事情,郑祖贵曾 于 2002 年和 2011 年两次牵头修订宗谱。其中,在 2002 年修订宗谱的 过程中,郑祖贵还促成了一支远居龙湾的郑氏宗亲回归本源,认祖归宗。

据记载,在距今两百余年前的清乾隆年间,有一支郑氏族人共 15 ·17·人为了讨生活,从老家岱岭搬迁至现温州市龙湾区天河街道的蒲门村地 界定居,后来与岱岭郑氏逐渐失去了联系。郑祖贵和族人专程来到龙湾, 与那边的郑氏人进行了协商,一起回顾了家族历史。最终,血脉相传的 情怀让龙湾的族人决定回归到宗族的大家庭中去。 

“现在每年清明扫墓,龙湾那边都有几十人驱车来到苍南,和岱岭 的族人一起扫墓,表达对郑氏祖先的缅怀,以及身为郑氏后人的自豪”, 看到郑氏族人能团结一致,同叙宗谊,是郑祖贵现在最大的愿望。(张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