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要闻

岱岭郑氏族谱修编序言

  太平盛世,修谱编志!

  郑氏作为中华民族姓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具有独特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历史悠久。公元前八〇六年,周朝的姬友被赐封为诸侯国——“郑国”的国王,名郑桓,系郑姓始祖。从此,世袭郑公称号。郑氏子孙便在这里世代相传,发展繁衍,迄今已有两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第二、人丁兴旺。郑姓在宋版的《百家姓》中排名第七

位。据第七次人口普查,郑姓在中国大陆为第二十三大姓,人口九百三十六万,约占大陆总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七八。

  第三、人才辈出。《中国名人大辞典》收录郑姓历史名人四百九十四名,占名人总数的百分之一點零九,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五位。郑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百分之一點三一,排在第十二位;郑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百分之一點二三,排在第十八位。

  据郑姓族谱记载,郑氏“三奶妈”曾生九胎十八子。因遭人陷害被“灭”满门抄斩时,郑氏兄弟为了逃命,遂一起商定将郑少温、郑少潘、郑少简、郑少游等的最后一个“名”字改作姓。于是,便有了温姓、潘姓、简姓、游姓等姓氏的民间说法。

  清代康熙十二年至十五年(公元一六七三——一六七六)间,福建省永春县达坡村的郑启腾公为避战乱,背井离乡,携子北上,迁入平阳县北港凤林。其子郑君明公于公元一六九三年搬迁定居岱岭东宫村,世称“台后郑”或“东宫郑”。

  在此前后,还有郑赤公、郑生胎公等十二个分支的郑氏诸公陆续从永春等地辗转至平阳县北港、南港、蒲门等地,开始了拓荒的历史。

  郑家人肇基伊始,男耕女织,勤俭持家,生齿日繁,实力渐丰,逐步成为当地一大望族。

  新中国成立后,郑氏宗亲互助合作,抱团创业,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好善乐施,民风纯朴,为当地“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二〇一一年重修岱岭郑氏族谱时,我族特制定了《岱岭郑氏族规》,以进一步继承祖先遗志,光大郑家事业。《郑氏族规》实施以来,深受认同,广获点赞,效果明显,成绩突出。

  这次修编郑氏族谱,理事会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成立专班,确定专人,进村入户,采集信息,核对资料,纠正差错,补齐短板,锐意创新,并对修谱师傅、厂家设备、纸张油墨、族谱规格、封面、排版、印刷、装订以及价格等进行综合考察和反复比对,做到好中选优,争取出精品、出亮点。同时,拷贝保存本次族谱“终稿”电子版,为下次修谱提供基础 数据,并设立和开通宗族网站,编辑网络版族谱,为族人打造更加方便的查询平台。

   在本次修谱的走访中,理事会还发掘出郑氏家族一大批可 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可圈可点的典型事例,于是决定组织专业 人员进行逐一采访创作,并编纂成书——《郑氏风采录》,供 宗亲参阅,以期弘扬正能量,提振精气神,丰富郑文化,提升 软实力。

   谨此为序!

公元二〇二一年岁次辛丑仲冬月  吉旦

郑桓公第九十六世孙  祖洪  敬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