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益”是始创清末民初鳌江一家著名的药号,由金学仕(一八九四年一月—一九三二年三月)始创,是平阳“回生堂”外最大的药号。位处鳌江上埠塘古头新登街巷弄内。后又陆续买入邓大兴厢房等。总占地面积约八百多平方,距今至少有一百多年历史。
金家最早约在乾隆年间从永嘉岩头楠溪江畔迁入塘古头,种地起家积攒到“金发顺”这一代家业显赫,人丁兴旺,诞下三子,后陆续迁出和尚庄,西塘,下埕等大约一九二三年,建大屋二层共五开间,先是坐医问诊后经营药材批发生意,从生药材收购到成品加工,销售一条龙。“金三益”用人唯贤,任用行内经验独到的老药师负责药材的采购,以讲究产地、采摘时令为要,务必保证药材的精良道地,决不滥芋充数。
金家有多年经营药材的基础和庞大的购销上下家,和一般中药店相比,金三益的药材品种最齐全、又注重品质,包括丹桂,枸杞,车前草,到高丽参,鹿茸,哈士蟆等名贵药材应有尽有,如有客户指定还可代购,逐渐发迹,成为平阳一处庞大的药号。
药号先用自家祖屋,十几年后续建塘古路店面。后又购置邓大兴厢房和隔壁宅基地,来充当加工场地与库房做乌胶(药材)晾晒,加工用。被冠小地名“金家底”。店面作为门市部,后间当批发部,二楼是仓库兼发货,随着业务的扩大后面也改做仓库。由于医术精湛,药材正宗,价格合理,童叟无欺,在古鳌头声名远播。
祖屋为坐东北朝西南五开间二层乡村走马楼,进深五柱九檩,抬梁穿斗式,硬山顶,盖小青瓦,山墙青砖造。榫柱间以斗拱相连,单节,技法简单,朴素隽永,处处透出勤俭持家的传统。开天窗,背立面设一罗马拱券门,叠涩砌法,正厅右侧原有门台,约二十年前毁于车祸,今遗残基。
店面为三开间二层走马楼,上寝下店风格,斗拱处有细微雕刻。背立面堆塑门楣,门框叠涩砌法,刻:“裕后”二字,在形式上诠释着“光前裕后”,似乎昭示着先祖的使命,也表现一种朴素的传统情怀。相比祖屋要考究大方。进深约七柱十二檩,穿斗式,悬山顶,盖小青瓦,山墙青砖造。店面房体量较大,左右厢房围拢二进。推测或是一进基础上拓展,易一楼为通层,变二进回廊柜房,似杭州胡庆余药房布局。
当年温州鳌江口岸繁荣,号称“瓯闽小上海”,崇尚自由贸易。旧时横街口已经非常繁盛,金三益对面坐落佰高货行,隔壁是林大裕蜡烛行三层楼,还有张家船行,李家秤行,王理孚老宅,都是独树一帜的百年老店大宅。街巷狭窄,过弯处仅容二辆马车并行。是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黄金地段。
为独占“鳌头”,许多地主大屋便应运而生改造,延伸了许多铺面房,有前店后寝和上寝下店风格。金三益或是典型之一。
金三益药店,店主金学仕(一八九四年一月—一九三二年三月),少时在县城回生堂药店当学徒,熟悉掌握各种药材的性能,在问症下药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期间从事剂药工作的时间较长。学成归来于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创办金三益药店,批零兼营,弟金学柽(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也在药店从业。
老掌柜去世后由长子金可立(一九二二年十一月——一九八六年十月)接掌店务直至解放初期,金家四兄弟先后在店里协理,时有伙计三人,学徒二人。期间用壹仟块银元买了叔叔的股份,单独打理。可立先生个头高大,声音洪亮,思维敏捷,是第一届至第七届县政协委员。
金三益药业后继有人。大份(房)由女儿金韵娟在朝阳街开设“延龄药店”,再后来由外孙女文武两姐妹继任,是鳌江生意最好的中药店之一。二份金可成,解放后也在医药公司工作,现由儿子金衍增在塘沽南路开设“健民药店”,还兼煎中药。三份金可达,另谋它业四份金可钱,另从事会计工作。(见《古鳌头的中药店和名老中医》郑小同)
“金三益”是历史跨度最长久的药号,且一直在传承(清末至近现代,改革开放)。鼎盛时期产品曾覆盖几十里县市,享誉浙南闽北,被评为民族资本家,上了当年地方报刊《市街》头条。抗日战争与国内革命时期社会动荡,金三益开始走下坡路,解放后公私合营,政府又在“金三益”原有基础上,新成立平阳药材公司,即今新登街巷内。文革时期又经受了一段灰暗的岁月。辗转至当代,金家后人又东山再起,旧店新开,延续了祖先的这张“金字招牌”。
今老址依旧屹立,让后人得以窥探往日繁荣。金家祖辈世代仁爱,勤俭,医者父母心,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后人还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就是“无冕”将军:金冶。原名金学炉,鳌江镇和家村人,鳌小黄瑾生老师改名金冶,期望不言而喻。
一九三七年,金冶就读温州第十中学,因为温州市区遭日机轰炸,被迫停课,辍学回家,以后进入创办在鳌小的平阳临时中学就读,并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一九三八年,金冶及临中其他十三名同学经党组介绍去皖南加入新四军,在战火中成长,历任军部参谋、山东兵团司令部参谋处副处长、九兵团司令部作战处处长。一九五〇年,金冶入朝作战,任师参谋长,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回国历任二十七军七十九师副师长,军委作战部二处处长,总参军训部部长,军区司令部顾问(正军级)等职。金冶文武双全,离休后从事军史、战史编纂工作功勋卓著。著有:《办中七战七捷》、《淮海战役》、《皖南事变》、《项英与皖南事变》、《回忆谭震林》、《战将陶勇》、《粟裕军事文集》、《粟裕论苏中抗日战》、《粟裕军事理论与实验研究》、《妙策长留天地间》、《新四军军史》、《第三野战军战史》、《在统帅部的日子里》等。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校军衔,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大校,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一九八八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荣誉奖章。他一生为党、为国家,戎马倥偬,文韬武略,功勋卓著,但因军衔改革,错失“将军”之衔,是为数不多在特殊年代有实功(正军级),而名不至的“无冕将军”,被冠“文武双全”的将军。(据鳌江文化网)
曾经的古埠鳌江,商业繁荣,百业鼎盛,能人辈出,为地方,为国家,为家乡中药事业的发展,以及人民健康保障做出积极贡献,“金三益”便是缩影之一。值得家乡人铭记与缅怀。
“金三益”祖屋
原门台
罗马拱券门
“金三益”店面
网友手绘
新登街
金家厢房,置八卦镜
斗拱细节
堆塑门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