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要闻

为何温州诸多家谱记载其祖自闽来迁

  据史料记载,南宋乾道二年(1166)八月十七日夜温州发生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海溢事件。此次海溢是在夜间发生,人们正准备睡觉的时候,突然海水暴涨并伴随大风雨,最终导致数万人丧生。

  弘治《温州府志》曰这次海溢:“大风雨驾海潮,杀人、覆舟、坏庐舍、漂盐场。潮退,乐、瑞、平浮尸蔽川,死二万余人,田禾不留一蕾,江滨骼尚七千余。温州夜潮入城,沉浸半壁,存者什一。”“田禾不留一蕾”、“存者什一”等都说明了当时海溢过后,温州城一片废墟的场景,田地被破坏,十个人仅有一人能够生还。

  光绪《玉环厅志》:“溺死数万人。”

  嘉庆《瑞安县志·灾异》:“乾道二年‘蛟’见,海门有‘蛟’出水,长丈余。既而塔头陡门水吼三日,海上浮‘钱’,有父老识之曰,海将以钱鬻人,风潮必作矣!至八月果验,大风,海溢。”

  《永嘉县志·祥异》载:“乾道二年( 1166 )八月十七日,大风雨海溢,漂民房盐场(今永强)龙翔寺(今江心寺)覆舟,溺死二万余人,江滨赀骸尚有七千余。”

  《叶水心文集》:“乾道丙戌秋分,月霁,民欲解衣宿,忽风雨,水暴至,浸膝、荡胸;食顷,溺死至数万人。”

  《宋史·五行志》(卷61)记载:宋孝宗乾道二年,浙江南部地区发生“海溢”,温州沿海仅仅因翻船而溺死的人数便达2万余人,正在江边来不及逃生而死亡的也有7000余人。

  《温州府志》记载的“潮退,乐、瑞、平浮尸蔽川,死二万余人,田禾不留一蕾,江滨骼尚七千余。”,说明海啸过后尸横遍野,一片荒芜的景象,足见此次海啸破坏力之强,造成的灾难之重。

  南宋乾道二年丙戌夏遭遇海溢后,温州人口大为减少,土地荒芜。为了恢复社会生产,温州知州传檄福建要求移民补籍,开始了五次大规模移民:第一次,南宋乾道年间,福州知州王之望改任温州知州,传檄福建移民,但这次以强制方式进行,最后以失败告终,只有极少数人在郡城生活下去。第二次,1177年,韩彦直任温州知州,因护城河遭乾道二年海溢淤堵,每次大雨郡城都要发大水,为召集三千民工疏通而再次传檄福建移民,总结上次经验教训,解决移民后顾之忧,以“空名官诰,补授官资”方式鼓励闽民来温。第三次,1188年,沈枢任温州知州,为召集十万民工疏通温瑞塘河而再次传檄福建移民,继续以“空名官诰,补授官资”方式鼓励闽民来温,开垦两浙东路盐碱荒地。第四次和第五次分别在1203至1223年。

  另外据传世的温州沿海地带的家谱记载,还有颇多南宋乾道时村庄遭到毁灭性破坏及灾后外来人口的迁入。例如,永嘉张氏,始迁祖悦庵,乾道间由福建赤岸迁入瑞安汀董乡。瑞安林氏,乾道间迁入东山乡大路村。池氏,乾道二至三年后由福建赤岸迁入瑞安四都前池。应氏,乾道后由闽赤岸迁入瑞安。平阳张氏,乾道间由福建迁居。泰顺三氏、池氏、郑氏、应氏、缪氏、杨氏由长溪,何氏由福鼎,曾氏由晋江,蔡氏由兴化,单氏、周氏、尤氏、戴氏、程氏、苏氏、张氏、陈氏、郭氏、徐氏、胡氏、柳氏、邱氏、邹氏、季氏、吕氏、林氏、施氏、钟氏均由闽,包氏由合肥,马氏由河南迁入瑞安。可见,当时人多地少的福建东北部沿海的人们纷纷迁入温州沿海平原垦殖。

  温州移民史告诉我们,此次海溢事件给温州带来的灾难是空前的。受海溢影响,温州城人口锐减,劳动力缺失,进而造成土地荒芜,也因此才有了温州知府传檄福建要求移民补籍。

  当然,除了此次事件,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因为战乱、土地垦荒,还有政治军事迁移等原因均有外来人口迁入温州。比如自唐初到南宋,中国社会经历了中唐安史之乱、唐末黄巢之乱、五代闽之内乱及宋室南渡,造成大量居民因避乱从全国各地迁入温州等等。

  温州人口历史上一直在不断迁移变化中,下属各县主要由福建迁入,少数由浙北、安徽等地溯瓯江而下。其中苍南、平阳绝大部分来自福建。永嘉、瑞安主要也来自福建,少数经由浙北、安徽经丽水等地溯瓯江而下。少数文成、泰顺人口部分沿仙霞岭由浙西、福建闽侯、长溪、柘荣迁入,其余地区内部迁移。乐清人口70%由福建迁入,少数由台州迁入等等。

  由此可见,温州人民与福建是非常有渊源的。所以,我们温州地区的诸多家谱记载其祖先由福建来迁也就不难理解了。